中耳炎、中耳積水、外耳道發炎、耳黴菌都需要耳鏡來做診斷。8年前我的女兒出生我幫自己在家裡買了第一支耳鏡,Heine mini 2000。後來一直到開業,好像別人在玩相機、玩音響一樣,追求品質讓我的耳鏡有10支之多,其中包含了Welchallyn可變焦耳鏡,可拍照錄影的耳鏡治療時專用的Welchallyn手術用耳鏡和Heine Beta 200這兩支名牌頂級耳鏡我都有。
這支就是我的第一支耳鏡:光纖版本的Heine mini 2000,這隻耳鏡最近頭脫膠掉下來了。
他沒有附毛刷喔,它的頭的蓋子掉了,旁邊那圈毛就是光纖,他靠光纖把光傳到孔的週圍。
這種耳鏡的優點就是輕便,只要2顆三號電池就可以用,而且可以翻開放大鏡做簡單的處置。
缺點就是因為只有一片簡單的放大鏡,所以有時候會看不清楚。Mini 2000現在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mini 3000。
Mini 3000我也有,不過不是耳鏡,我的是皮膚鏡。
下面這隻是Heine的Beta 200,這支耳鏡是前任最高級的耳鏡。現在在我家取代mini 2000。
在這支耳鏡上可以見到頂級的德國工藝。
耳鏡本身的加工和表面處理十分細緻,電池把我也是選用頂級的鋰電握把。不過重量依然很重。重量很重很適合一天沒看幾個患者的醫師,一天多看個幾個人,手就廢掉了。
構造簡單,所有的光學構造只有一片放大鏡,而這也是最大的缺點,也就是為什麼他現在躺在我家沒有在診所為民服務的原因,就是解像力太差,根本看不清楚。雖然可以打開鏡片,但管徑很小,所以也沒辦法伸器械去做甚麼處置。
其實Welchallyn也有不可變焦的耳鏡,而且價錢便宜很多。當初費盡千辛萬苦買這隻只是為了一個無聊的理由,就是想拿兩個最大品牌的頂級耳鏡PK一下。最後當然是Welchallyn勝出,因為他的可變焦耳鏡不但成像清楚,而且重量很輕,目前是我診所看診的主力之一。
請期待耳鏡的故事第二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