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耳鏡的故事(二)

耳鏡的功用就是要把耳膜看清楚。
我相信大家拿起耳鏡的時候都跟我有一樣的困擾:這到底有沒有中耳炎?耳朵裡面有沒有積水?有沒有泡泡?是不是有液氣的介面?耳朵裡面的異物是甚麼?耳膜上到底有沒有破洞?
這時候看清楚就很重要了。如果你有用過不能對焦的望遠鏡或是相機應該會覺得對焦不清楚的話影像常糊糊的,根本看不清楚。
第一篇那兩支耳鏡整個光學構造只有一片放大鏡,所以時常看不清楚。尤其用慣可變焦的耳鏡後實在無法接受那樣的耳鏡看出來的品質。
所以我診所開業的時候選用的就是Welchallyn的頂級可變焦電耳鏡加上鋰電池握把,整體來說輕很多,而且看得很清楚。


這隻就是我現在用的主力,Welchallyn MacroView Otoscope,他最大的特徵就是有一個轉輪可以對焦,這個耳鏡頭可以採用Welchallyn既有的各種電池把手,但配上理電池充電把手還是最輕巧好用的。它也可以接打氣球。


這樣的耳鏡有個很貴的耗材,就是他的燈泡,光色非常漂亮,亮度很夠,但很容易產熱與耗電,經驗上一年大概要換掉一顆。還好他現在有LED燈泡可以選購,比較省電,比較不會熱,以延長每次電池把手充飽電的使用時間,而且保固7年,但價錢也是7倍。缺點是光色沒有原本的燈泡漂亮。
燈泡有多貴呢?傳統的一顆要800塊,LED的大約4000塊。
這支耳鏡加鋰電把手應該是要2萬多。

這支耳鏡太好用了我有兩隻。

臨床上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就是耳鏡只有醫生看得到,病患和家屬看不到。
像是:
你的耳膜破掉了、你的耳朵有黴菌、你的中耳發炎了、你的耳朵被耳屎塞住了、你的外耳道已經發炎不要再摳了。這樣的問題再傳統耳鏡無法眼見為憑很難跟患者溝通。
有一次有個小孩的媽媽一直希望我幫小朋友清耳垢,但我很確定耳朵裡面是沒有耳垢的卻又無法證明,於是我又買了Welchallyn didital MacroView這款耳鏡。從此我就可以在電腦螢幕上show出患者耳朵內的樣子。


這款耳鏡基本上跟MacroView相同,只是沒有觀景窗,後面有拍照和錄影的按鈕,150萬畫素。一樣可以配合舊有的耳套和電池把,也一樣需要換燈泡。
拍攝的電源來自電腦的USB,需要灌驅動程式在電腦上才可以看,也只能在電腦螢幕上觀看。
這個耳鏡使用比較不方便的就是要牽著很長的線,每次使用的時候都要接很長的USB,跳開桌面的看診程式,打開應用程式,才看得到畫面。如果患者和電腦螢幕在不同邊就很不方便了。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相見恨晚的新歡,我就再也沒有使用過了。目前還靜靜的躺在我的抽屜裡面,有人要嗎?

這個頭要多少錢?我印象中也是好幾萬。

待續,請見耳鏡的故事(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